【筆記|小說】紅樓夢 第一回


第一回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 . .


首先第一回開頭:「此開卷第一回也……兼寓提醒閱者之意」看起來像是註或批語,直接放在本文我感覺有些奇怪,而且又將「甄士隱」及「賈雨村」暴雷,不過好像有些版本是直接當作批註沒錯。

雖然這一段落是將作者作此書的心聲表達出來,但就我個人看來,放進本文並不是個通順易讀的主意,何況稍後就會有以假亂真的虛擬構築橋段了。


. . .


之後進入紅樓夢的前傳(?)開頭,以下是我流解讀:

女媧為了補天在大荒山無稽崖煉石,煉了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最後剩一塊沒用到,隨手丟在青埂峰,但石頭在煉出來的時候就產生了靈性,看到同梯的都被選到自己獨自落榜,每天憂鬱。後來一對僧人道士經過青埂峰時看到了石頭,僧人把石頭拿起,說這石頭看著好看有靈性,但並沒有什麼用處,刻幾個字在上面別人一看就會知道這是寶物了,這樣帶去到繁華富貴的人世走走。石頭聽到很高興,便和僧人道士一同去了。

接者是過完整段紅樓夢後的後記(?):

後來過了好久之後,有個空空道人也經過了青埂峰下,看見刻滿字的大石,一看上面寫的是石頭從女媧補天一直到去紅塵走一遭的故事,最後還寫了一段又EMO又情勒的話語,感覺就是在看有誰能給他把這段故事抄記成傳。空空道人看完後覺得這石頭來歷不小,但又覺得故事不怎麼樣,既不知年代,又是一些女孩子間的小情小事,石頭聽到後便說以前的一些野史不是假借漢唐來寫,而且那些人寫的東西也都是類似的公式情節,我這半世看過的這些女子雖然不能說比所有前人記載的人物都要好,但他們的故事的確都是有跡可循的。

空空道人聽後又細看了一遍,將《石頭記》抄寫了下來,並流傳百世。空空道人自己也因領悟到了人情悲歡改名情僧,所以又改叫《情僧錄》,等到東魯的孔梅溪將其題為《風月寶鑑》,而後曹雪芹本人花了十幾年增刪編纂,題了《金陵十二釵》一名。

那麼石頭上究竟寫了什麼,故事至此接下來才終於開始講了《石頭記》的核心:

東南方有個姑蘇城,姑蘇城的閶門是有錢人住的地方,而在閶門外有個十里街,十里街有個仁清巷,仁清巷裡有個古廟被人稱作葫蘆廟,葫蘆廟旁邊住著一家鄉宦甄士隱,而甄士隱的妻子姓封,甄士隱雖然不算有錢,但品行恬淡,當地人也視他為望族,但甄士隱有一個小遺憾,就是都五十多歲了,只有一個才三歲的女兒,名叫英蓮。

甄士隱有一次夏天在書房看書看到睡著,意識矇矓間不知走到哪去,看到有一對僧人道士講了一些奇話,說什麼最近有些風流冤家要入世,不知道會到哪去,又說到當年石頭到處遊玩,到了警幻仙子處,仙子看石頭來歷不小,留石頭住在赤霞宮中,稱他為神瑛侍者,而神瑛侍者在西方靈河岸散步時看到河邊有棵絳珠仙草,每天給他澆水,絳珠仙草後來幻化成人形,因為沒得報恩便說以後神瑛侍者下世為人時,自己也一起下世,並用自己一生的眼淚還給他。僧人道士覺得好笑,決定等這批風流人都下世後,自己也跟上。

甄士隱聽到兩人講話覺得遇到大師了,就上前行禮詢問剛剛說的是什麼意思,僧人道士回說玄機不可洩漏,甄士隱聽了便說那不然可以看一下剛剛說的蠢物是什麼嗎,僧人便拿美玉的給甄士隱看,只看到上面寫了通靈寶玉,其他還沒看清就被拿了回去,僧人只說已經到太虛幻境了。甄士隱雖然也想繼續跟過去,但突然就從夢中醒來,一醒來又忘了剛剛遇到的事。

剛好奶媽抱了英蓮進來,甄士隱便帶英蓮到街上晃晃,準備回家時,看到兩個瘋癲的僧道經過,僧人看到甄士隱和英蓮便大哭了起來,說這種會害父母的東西你幹嘛抱在懷裡,把他給我吧,甄士隱聽到只覺得遇到怪人直接轉身進門,但僧人又念道些言詞,甄士隱聽得覺得好像有點什麼想要追問,但兩人卻已經走了,後悔也晚了。

甄士隱正想著,在隔壁葫蘆廟借住的讀書人賈雨村走了過來向甄士隱打招呼,賈雨村雖然祖上也是讀書人,但到他這代已經沒落了,為了重新考取功名才借住廟中,替人寫字賣文維生。甄士隱邀請他回家喝茶聊天,聊到一半聽到有位嚴老爺來訪,甄士隱便請賈雨村先坐一下,自己晚點再來。賈雨村在書房翻些詩籍打發時間,忽然聽見外面有人咳嗽,原來是一個長得挺好看的丫鬟在採花,丫鬟離開前感覺窗內有人便看了一眼,一看這人長得雄壯,但又穿得破爛,應該是甄士隱常提到的賈雨村了,想著又回頭多看了幾次,賈雨村看丫鬟頻頻回頭看自己,應該是對自己有好感,非常開心。後來一小童進來通知甄士隱要在前面陪客人吃飯,賈雨村就從小門回去了。

接著故事時間往後跳躍:

到中秋節時,甄士隱家宴吃完後,走去葫蘆廟準備邀請賈雨村來自己書房聚聚,而當時賈雨村在廟中吟詩,說些知己、抱負之類的抒發。到了甄士隱的書房喝了些茶酒佳餚後,賈雨村又繼續吟詩,甄士隱稱讚他不久就會飛黃騰達了,賈雨村只說自己只礙於沒旅費,寫字又賺不到多少錢,不然的話也是能去考到點什麼的啊,甄士隱一聽就大方贊助,直接請小童拿五十兩白銀跟兩套冬衣要送給賈雨村。隔天甄士隱一覺醒來,還想著要幫賈雨村寫推薦信,幫忙送推薦信的人卻回來說賈雨村一早就進京趕考了。

時間繼續推進到了元宵節,甄士隱叫家僕霍啟抱英蓮去看花燈,中途霍啟想上廁所,便把英蓮放在別人家的門檻上,等上完廁所回來,卻發現英蓮不見了,找了一晚上也沒看到,霍啟也不敢回甄家便逃跑了。甄士隱夫婦看英蓮整晚都沒回來還多派了人去找,但最終也找不到,兩人雙雙思慮得病。等到三月十五日,隔壁葫蘆廟火災,燒到甄家來,原本想去田莊住,但近年景氣不好盜賊一堆,住在田莊有點危險,只好把田莊賣掉換成錢,投靠岳父家去了。

岳父封肅看到女婿落魄成這樣心裡有點嫌棄,但還是加減幫忙,甄士隱雖然身上還有些錢,但讀書人也不太會做體力活,過了一兩年就窮得不行了,封肅便開始到處向人抱怨、講甄士隱壞話。甄士隱心裡也不好過,便到街上散心,忽然看到一位跛足道人不停唸叨什麼「好了好了」,甄士隱上前搭話,兩人一拍即合,甄士隱搶過跛足道人的行李來背,兩人一同走了。這一下子引起了街坊鄰居八卦四起,封氏哭得不行,又找不到甄士隱去哪了,從此和丫鬟做些針線活幫忙家計。某日丫鬟上街買線聽聞新縣太爺到任的隊伍,當下只覺得這縣太爺有點面熟不以為意,但晚上新任縣太爺卻差人來封家問話了……。

本回至此完結。


. . .


煉石的時候是說,石頭的尺寸可是「成高經十二丈、見方二十四丈」耶,後面怎麼就讓僧人一手托起呢?結果瞥到了其他版本,從僧道走到青埂峰後,到拿起石頭前還有一段對話啊!所以應該是僧道來到青埂峰後休息聊一些玄幻富貴的事情,石頭在旁邊聽到後很興奮地突然搭話,然後雙方還在那邊辯論,紅塵值不值得去之類的,最後是抝不過石頭才把他從巨石變成美玉,才說到石頭雖有靈性但也沒有特別之處等等……

多了這段故事就通順多了,不然讀者是要怎麼想像高十二丈寬二十四丈的巨石被僧人拿起來放在手心?僧人難道是什麼如來之類的角色嗎?還是當初剩下的就是那一點點材料女媧才沒用的嗎?我才看前面這一短短的段落就感受到版本的重要性,市面上通俗流通的版本好像也不少是沒有這段的,雖然有點擔心後面會不會有類似的情形發生,但沒關係就這樣吧,看不同版本的紅樓夢也是樂趣之一。

然後哇看到題名這段,曹雪芹竟然把自己也寫進了故事裡!我覺得這手法還滿高明的,講得好像紅樓夢真有其事,自己只是其中一個題名者或編輯者而已,有一種虛構特有的美感,不過那「紅樓夢」又是誰題的呢?

原本我一直以為神瑛侍者和絳珠仙草是一個很大的章節,結果只是一僧一道的閒談兩句。然後石頭原來不是一開始就直接下世,而是在玄幻之地到處遊覽嗎?看敘述感覺石頭這時候還沒什麼想法,只是每天散步澆水(?),絳珠仙草也是思路清奇,怎麼會想到用淚水還人情債,眼淚有值錢嗎?人家神瑛侍者真的有需要你的眼淚嗎?生性浪漫的人真的不是很能理解就是了。

然後甄士隱是不是被僧道二人眷顧著啊?先託夢聊天(?)然後又給他預告劇透,在凡人中,甄士隱是不是唯一一個被優待的呢?

賈雨村感覺有點自負又自戀啊,雖然有重振家門的壓力,但別人家的丫鬟妹妹看你幾眼你就覺得人家喜歡你,好會自我紅略喔哇喔,感覺很有潛力在戀愛向作品成為主角或反派(?),不過的確丫鬟的對他外貌的評價其實很好耶,是個有氣場的人,可能的確就是太窮才一直錯過機會。

甄士隱真是個老好人啊,是因為讀書人的同病相憐嗎?他對賈雨村也太好,中秋節跟家人吃完後還特地去廟裡找他來喝茶聊天(雖然沒直接請他一起吃,但大概本來也有內外有別的概念?)。賈雨村感覺也很愛該該叫喔,這也是讀書人不得志的通病嗎?還是故意該給有點有錢的甄士隱聽?不管哪種,賈雨村的確也獲得甄士隱的贊助了,雖然甄士隱來不及幫他寫推薦信賈雨村就跑了,該說賈雨村是把握良機還是不太實在呢。

而甄士隱好心沒好報,英蓮就這樣被霍啟搞丟了,真的誇張欸!顧小孩這樣顧的喔!不過甄士隱你怎麼只派一個人帶英蓮啦唉,家裡也不是沒其他人吧,後來隔壁火災還燒到自己家也超衰。預言都完成了,但這真的都是英蓮命不好帶賽的關係嗎?這樣對一個嬰幼兒來說會不會太刻薄了一點了?把英蓮給僧道真的能避禍嗎?不管哪個結果,甄士隱好像都注定會失去女兒就是了。

最後甄士隱在失去女兒、錢財,還被岳父整天嫌棄的情況下當眾出家,這個……是我也出家好不好(說出家好像不準確,但我暫時想不到其他詞了),雖然對妻子有點不公平就是了。


. . .


以上是對第一回的劇情概記及心得。

總而言之第一回的劇情還沒進入主角賈家之中,先講了背景的石頭由來、本篇故事又怎麼撰寫出來的,還有大衰人甄士隱及其贊助對象賈雨村的情況。說實話我一直以為神話時代的故事會很長,結果就只有這樣嗎?

甄士隱應該就直接消失了,他前面的神祕體驗,還有和各位僧道之間的交集,感覺就是會直接走出紅塵之外(?)。與之相對的賈雨村應該會跟他成鏡像完全相反,之後人生道路的確就有飛黃騰達的徵兆,這回最後出場的縣太爺應該就是賈雨村無誤了,畢竟又把前面的丫鬟安排進這個橋段,但賈雨村會在路上一眼認出丫鬟嗎?

還是待下回分解吧!

留言